而且无论欧美东亚,明白人拿他当“乐子人”看,日子人也拿他当“乐子人”看。
他可以在演讲场合肆无忌惮地调侃竞争对手,“Where are my?”一句话引得哄堂大笑。
实际上特朗普最获好感的时候,竟然是今年年初引发全球关注的“萝莉岛”事件,在涉案的名单中,有184名权贵、精英与名流。
包括两任美国前总统夫妇、一位美国前副总统、一位英国王子、一位以色列前总理、微软创始人比尔·盖茨、导演斯皮尔伯格、演员汤姆汉克斯、歌手席琳迪翁、物理学家霍金……
故此,因当年某宝百万悬赏全网征集沙雕商品出圈,火出国外的“西天懂佛”再度走进人们视线中,请大家默念——
因为特朗普似乎可以活跃在任何一个你能看到的圈子里,拍电影有他,美式摔角有他,脱口秀有他,炒房有他,竞选总统有他。他是时尚圈的该溜子,也是文娱圈的“老鲜肉”。
毕竟从1980年代开始他就参演各种影视剧,虽然都是客串,有些只有几秒镜头,但这个“龙套”含金量太高,彼时他已是著名的房产大亨,依然甘作“绿叶”,只能说他真的爱玩。而且时至今日,结合这位美国“前”总统的人生履历,显而易见他确实值得很多人喜欢。
比如他在自己的特朗普大楼客串了《我要去曼哈顿》《太阳哨兵报》马上盛赞“一颗新星诞生了”“如果他在演艺圈的表现跟在房地产、赌场和体育行业一样,那么你在好莱坞算是遇到对手了。”
当然,那是不可能的。特朗普是个高端“票友”,他会出现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,匆匆留下一个潇洒的身影,如1992年的《小鬼当家2:迷失纽约》。
这部电影是喜剧经典,同样成就“彩蛋”的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,那时才是大多数中国人真正感到惊讶的时候:
国内著名企业家、文化人士参演电影知名度最高的当属《煎饼侠》开场的张朝阳,他为了支持大鹏,索性拿整个搜狐作为故事发生背景。这与《我要去曼哈顿》实则异曲同工。
至于后来马云为了圆自己的武侠梦,便邀知名功夫明星“参演”的《功守道》,实属一言难尽——
假设……其实不用假设,就拿1991年特朗普在《做鬼也风流》中客串出场20多秒,凭此拿下当年金酸梅奖“最差男配角奖”的往事来说,你能够准确的看出“懂王”很懂得拿捏作为“公众人物”的分寸,他清楚自己的社会属性,不会喧宾夺主。即便在WWA的擂台上,他也多以气氛组的形象出现。
所有的公共活动,包括彩蛋作秀,都是为增加某个群体对自己的好感,以备日后参政或商业规划提供铺垫。
为了完成参与感,他还可以以“写实”角色入镜,如1994年《新鲜王子妙事多》中,他扮演一位房地产开发商,他说“我要推倒重来……”这是他当时正在做的事情。
看到这里如果你还不明白特朗普的“表演型人格”对于他随后版图规划的作用,不妨再看他后来在几部电影中的表现:
1994年,电影《小淘气》中他饰演反派,甘为几位小演员当配角,主打“卖蠢”,然后败于一群孩子。银幕上他“输”了,现实中他赢了。
“儿童权益”是美利坚的天然正确,其底线远高于肤色正确和性别正确。大到总统竞选,小到企业市场拓展,都要站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一番,但没什么比自己亲自摆出“低姿态”更能获得人们好感。
进入新世纪后,特朗普不断涉足新“角色”,尽量把自己的影响力延展到其他领域。如喜剧片《超级名模》中他直接和男主讨论潮流风格,虽然不少艺术家对特朗普的“自恋”感到不满,但时尚圈很买他的账——
没有比他更懂时尚,他爱“聚趴”,爱花钱请一堆时尚圈的达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。接着这位大金主用近乎卑微的姿态表示:
在美剧《欲望都市》中,特朗普与女主擦肩而过,零点几秒的时间,电光火石,不足为题,但当年在全美五十个州热播的这部剧,间接提升了他“亲民”形象。
他还在《政界小人物》中给纽约市长传授写书的智慧,直给观众“商海巨子,不吝赐教”的正面价值。
2002年喜剧片《贴身情人》中,特朗普与男主休格兰特展开了一段“八卦”舌战,化身刻薄老登调侃男主情感遭遇,他也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私生活被公众指指点点。“开放式角色扮演”一直贯穿特朗普的人生。
即便在第一次总统竞选前,他也以卡通形象出现在《辛普森一家》《Bart Gets Hit by a Car》和《Puerto Rico Story》等动画剧集中,或是开发商,或是成功人士,他需要的就是“渗透”,不断渗透到影视圈,间接形成开明形象。更罔论他常年经营脱口秀,荤素不忌,通过种种方式向公众输出自己的演讲“软实力”。
这位德国移民的后代在1980年代经营廉租房起家,1990年代后期遭遇经济危机负债达30亿美元,后凭借融资东山再起。2004年—2009年旗下多项资产再因经济危机宣告破产,接着收拢资金又一次成为金融大佬。
特朗普大厦、特朗普茶、特朗普伏特加、特朗普罐装水、特朗普西服、特朗普自助餐……
在他之前,没有哪个政治家敢在公开场合用极度粗鄙的方式调侃竞争对手,也没有哪个西方政治家可以在公开场合指责“墨西哥人都是犯”“禁止某些宗教人士入境”等这种“集火”言论。
在支持他的美国人眼中,特朗普有一种直截了当的“嘴替”属性不容忽视,那就是——
这是他获胜的关键,也是未来可能会影响美国文化产业,尤其是影视业的一个风向标。
2019年,随着一场席卷西方世界的“我不能呼吸”的运动,整个欧美影视产业都在集体转向。为了强调“多元化”和“多样性”,一些经典IP影视被改得面目全非,对此持不同意见者遭遇围攻。最知名的就是《哈利波特》作者JK罗琳女士,其遭遇网暴之猛烈,惊见之下还以为她穿了“山”。
虽然全球电影市场遇冷不能只归结于一个原因,但平心而论,过分“正确”,害怕遭遇攻击,确实促使好莱坞头部几个片商通过角色“换种”和“多元化”达成不得不的妥协,其中不乏各种政治因素,还有无良政客为了选票的骚操作。但对于文化,包括客观、真实的历史题材及经典IP影视剧造成的口碑崩坏也是致命的。
他们不但崇尚“原汁原味”的文化传承,更加崇尚“男人像男人,女人像女人”。
纵观特朗普从商、“从影”到从政的轨迹,以及他上台施政到再度竞选成功的政治口号,显而易见他代表相当一部分被“正确”压制已久的美国民众的心声:
他不一定用极端方式处理包括文化导向在内的很多问题,但一定会竭力恢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文化产品的精准属性,即“白人文化”至上。
在他担任“前总统”任内的2018年11月,美国陆军更换新军服,完全仿照二战时期美陆军军服。这种“复古”同样也彰显出懂王一贯的口号:
今天的人们再度惊呼“懂王归来”时,无论是不是喜欢美国,都要正视马上就要来临的一场“复古”浪潮,它将席卷包括美国影视文化在内的方方面面。
也许未来的某一天,东西方观众还会看到“懂王”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影视剧中,通过台词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理念。
西方人将演讲表达能力称之为“软实力”,作为一个两次阻击女性(希拉里、哈里斯)成为美国总统的男人,特朗普终于让拜登成为历史意义上的“美稀宗”。
但在他身上,我们依然能看到无限的可能,包括大洋彼岸的文化潮流在他任期内的“拨乱反正”。